
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,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,从格律上看,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。以唐朝为界限,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,其后,古体诗渐渐式微,逐渐消亡。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;近体诗又称今体诗。从《诗经》到南北朝的庾信,都算是古体诗,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,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。
- 唐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
-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- 辞赋精选 豪放诗词
- 古诗十九首 小学古诗
- 小学古诗80首 小学古诗70首
- 写景的古诗 咏物诗
- 描写春天的古诗 描写夏天的古诗
- 描写秋天的古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
- 描写雨的古诗 描写雪的古诗
- 描写风的古诗 描写花的古诗
- 描写梅花的古诗 描写荷花的古诗
- 描写柳树的古诗 描写月亮的古诗
- 描写山的古诗 描写水的古诗
- 描写长江的古诗 描写黄河的古诗
- 描写儿童的古诗 山水诗
- 田园诗 爱情古诗
- 边塞诗 含有地名的古诗
- 节日古诗 春节古诗
- 元宵节古诗 清明节古诗
- 端午节古诗 七夕古诗
- 中秋节古诗 重阳节古诗
- 古代抒情诗 伤怀的古诗
- 咏史怀古诗 爱国古诗
- 送别诗 离别诗
- 思乡诗 思念的诗
- 励志古诗 哲理诗
- 闺怨诗 人生必背古诗
- 赞美母亲的古诗 关于友情的古诗
- 关于战争的古诗 忧国忧民的古诗
- 婉约诗词
商鞅
商鞅商鞅(约前395年—前338年),卫国(今河南濮阳)人,汉族。战国时期政治家,思想家,著名法家代表人物。卫国国君的后裔,公孙氏,故称为卫鞅,又称公孙鞅,后封于商,后人称之商鞅。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,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。孝公死后,被贵族诬害,车裂而死。在位执政十九年,秦国大治,史称商鞅变法。
投奔秦国
商鞅“少好刑名之学”,专研以法治国,受李悝、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。后为魏
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
陶渊明在昔闻南亩,当年竟未践。
屡空既有人,春兴岂自免。
夙晨装吾驾,启涂情己缅。
鸟弄欢新节,泠风送馀善。
寒竹被荒蹊,地为罕人远;
是以植杖翁,悠然不复返。
即理愧通识,所保讵乃浅。
先师有遗训,忧道不忧贫。
瞻望邈难逮,转欲志长勤。
秉耒欢时务,解颜劝农人。
平畴交远风,良苗亦怀新。
虽未量岁功,既事
1
清明祭诗十四首·其七 未知作者2
清明祭诗十四首·其六 未知作者3
清明祭诗十四首·其五 未知作者4
清明祭诗十四首·其四 未知作者5
清明祭诗十四首·其三 未知作者6
清明祭诗十四首·其二 未知作者7
清明祭诗十四首·其一 未知作者8
塞下曲·鹫翎金仆姑 卢纶9
感遇·兰叶春葳蕤 张九龄10
感遇·孤鸿海上来 张九龄11
长相思·摧心肝 李白12
清平调·一枝红艳露 李白
1
忆江南·多少恨 李煜2
河满子·正是破瓜年纪 和凝3
采桑子·花前失却游春侣 冯延巳4
酒泉子·黛薄红深 顾敻5
寒食诗 云表6
鹊踏枝·清明 冯延巳7
菩萨蛮·月华如水笼香砌 孙光宪8
南乡子·山果熟 李珣9
玉楼春·拂水双飞来去燕 顾敻10
酒泉子·水碧风清 顾敻11
更漏子·三十六宫秋夜水 欧阳炯12
荷叶杯·弱柳好花尽拆 顾敻
两袖清风
未知作者含义:两袖清风意为两袖中除清风外,别无所有。比喻做官廉洁。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。 现多数比喻为官清廉、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。
典故:古人穿的衣服,没有有口袋。平民百姓的衣襟向右掩,在腰间束带,隋身携带的散碎东西可揣在怀里。官员则穿长衫,袖子特别宽大,便于放些银两、诗词文章等。古代的贪官污吏却是把受贿的钱财放进自己